向“新”出发,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行业动态     |      2016-01-10

【新华日报】向“新”出发,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4-01-26 11:06浏览次数:次字体:[大中小]

□ 本报记者 胡安静 王梦然 杨频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尊龙凯时一人生就是博新质生产力”,并作出具体部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整车厂焊装车间机电维修工雍宁代表用“200%”这样一个数据来诠释。现在,他所在的整车厂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企业制造与先进、前沿技术相结合,优质高效地生产,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更能提升产品品质。”雍宁介绍,汽车生产引入新技术,例如机器人与视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汽车装配精度,生产的稳定性强,产品换型的适应性也更加灵敏,自动化生产的可靠性大大提升;再例如机器人与数控激光焊接、切割相结合,制造效率在整车制造的基础环节就得到巨大的提升。“去年,我们公司车身焊装车间投产的新车型生产线,应用了一系列自动化集成技术,与过去生产线比,产能达到200%。”雍宁认为,作为技术密集型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这一未来发展的“尖兵”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皇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高军会代表说,他的领悟是“提高‘研’值,向‘新’而行”。近年来,企业一直深耕胶粘新材料领域,并不断加大新产品、新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投入,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万物互联、半导体等行业配套材料研发方面成果频出,推动解决了国内胶粘材料高端化的瓶颈问题。他认为,江苏要继续抢抓市场及产业优势,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关键就要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同时注重产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不断激发新动能。

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代表认为,传统产业通过日积月累地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很自然地会催生新产业。“每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产业里的应用,很可能是对这个产业的一次改造升级。”现在,企业进行的信息化改造可能还局限在企业内部,但随着“智改数转网联”的深入,内部系统改造完成,就会向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产品链延伸,实现更大范围、更大深度的变革,就可能推动生产、销售等过程发生颠覆性变化,变成新模式、新产业,“用好物联网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是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途径。”

瞄准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刘玉海代表认为,通用航空产业将成为“新兴增长点”,在未来5到10年或迎来爆发式增长,当下长三角各大城市正争相拥抱这片“蓝海”。刘玉海说,低空经济正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依托低空空域资源,通过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链,可以形成低空经济生态圈。集团将继续聚力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无锡丁蜀机场运营和海星飞机研发制造,探索由单一整机制造商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用航空研发和生产一级供应商转型,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顶尖企业广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抢占发展新赛道,还需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黄圣君委员表示,chatgpt与其之后不断涌现的大语言模型,逐步走近普通公众。但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人工智能要真正赋能制造业,必须实现已有技术与工业领域实际任务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此外,工业领域对ai的稳定性、安全性、可解释性都有很高要求,一些不稳定的误差,在工业领域某些任务中都是不可接受的。”黄圣君表示,比如大模型作为ai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应用场景,“如何让人工智能充分赋能千行百业中各个环节?除了技术进展之外,我们需要类似于产品经理一样的角色,在应用场景上进行创新,同时希望能进一步畅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对话合作,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在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委员看来,江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和作为。近年来,江苏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更加深度融合,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能级不断放大。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江苏现有4.28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然而,要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短期看,江苏仍然面临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问题;长期看,教育链能否通过人才链深度绑定产业链、创新链是关键。建议制定省级层面的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五链融合”指导意见,明确职能定位与发展分工,发挥集聚效应;建立协同推进的运行机制,科学设计有利于教育、科技、人才各领域、链条各环节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的机制体制,加快推进有利于“五链融合”的协作机制、考评办法和激励措施,有力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1月26日7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